<form id="drj7f"></form>
    <big id="drj7f"></big>

    <th id="drj7f"><rp id="drj7f"></rp></th>

    <track id="drj7f"><ol id="drj7f"></ol></track>

          塞爾維亞貝繞項目榮獲“2022國際工程綠色供應鏈管理杰出項目”

          來源:國際公司作者:劉帥 攝影:韋亞軍 時間:2022-09-07 字體:[ ]

          日前,在2022年由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山東省商務廳、臨沂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四屆國際工程供應鏈發展論壇”中,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繞城公路奧-布項目榮獲“2022國際工程綠色供應鏈管理杰出項目”。

          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繞城公路奧-布項目位于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南部郊區,以施工總承包單價合同為項目承攬方式。塞爾維亞設備物資采購常用大宗材料如鋼材、商砼、柴油、砂石料等有充足的供應源,但價格較國內偏高,且壟斷嚴重;當地工業生產水平不高,大部分特殊工業制品只能依靠第三國進口,且當地產品需要與歐標比照適用,部分材料必須通過當地有資質的代理商采購。根據中國與塞爾維亞的貿易協定,項目所有用于施工的設備物資均免除關稅;塞爾維亞清關效率較高,手續費相對低廉,但由于其屬于內陸國,運輸方式多樣,不同貨物不同的運輸成本差距較大。雖然困難重重,但是在公司持續統籌下,項目部齊心協力,保證了各類物資及設備順利進場。項目狠抓信息流、物流、資金流三要素保障了供應鏈的穩定、可靠,降低了項目履約、經營風險,在塞爾維亞貝繞項目成功實現了綠色供應鏈管理。

          “高效率,搶先機”

          MSS45-1400下行式移動模架是項目部橋梁施工的關鍵設備,其供貨時間決定了橋梁施工的完成進度,從而影響整個公路完工通車節點的工期,屬于特別關鍵設備。移動模架屬于非標準設備,需要進行優化設計,結構復雜,加工制造周期長;運輸部件多、體積大,陸運加海運周期長,因此整個移動模架采購周期較長。為了減少設備進場延誤造成延誤,項目部對關鍵設備提前策劃,提前招標采購,根據計劃要求在2019年10月進行第一跨橋梁的澆筑施工。項目部從2018年7月開始進行初步設計,2018年11月完成招標文件,2018年12月在集團電建集采平臺發布招標公告,2019年2月簽訂采購合同。

          移動模架的生產制造周期要3個月,2019年5月才能開始海運。塞爾維亞屬于東歐內陸國家,運輸種類繁雜,部分物資需要采用海運、內陸河運以及陸運才能到場,海運周期普遍較長,且由于到克羅地亞散貨船稀缺,每月只有一趟船,項目部積極與清關公司及貨代溝通,并催租海運代理提前找船訂艙,最終在2019年7月8日完成發運。在到達康斯坦察港口后,項目部根據貨物重量、尺寸,決定在貨物到達康斯坦察港后經多瑙河運輸至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河港,之后再由陸運運輸項目工地的運輸路線。該路線具有成本低、運輸周期短、安全性高等多方面優勢。在貨物到港之前,項目部提前與貨代公司訂好河運船以及陸運車輛,通過項目設備物資部與各方積極溝通協調,該批次貨物在到港之前就已經完成進口清關申報,海關查驗貨物與卸貨裝車同時進行,整個過程流利順暢,未產生滯港費,最終在2周內完成了該批重920噸,體積3千多方貨物的清關工作,在2019年9月移動模架順利到達項目工地,經項目加班加點施工在10月完成安裝調試,如期完成了15號橋第一跨梁板的澆筑任務。移動模架的按時到場,為貝爾格萊德繞城高速公路項目按期完成既定節點奠定了堅實基礎。

           

          “非轉歐,增效益”

          塞爾維亞貝繞項目S5標段于2018年12月24日正式開工,其中包含一條580米隧道。該隧道為硬質土和強風化巖石公路,且隧道埋深淺,頂部有較多的居民房,隧道的開挖和支護工作是項目質量和安全管控的重點工程之一。

          該隧道需要配置一臺兩臂鉆進行支護作業,項目部按照公司盤活海外資產要求,就該設備積極與各項目部溝通,根據需求向公司申請調撥,在公司的組織協調下,2018年8月確定了從贊比亞電站項目調撥兩臂鉆一臺。在收到調撥文件之后,贊比亞項目與2018年11月完成對兩臂鉆的技術性能和外觀的修復,以滿足調撥需求。兩臂鉆再由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港口海運至克羅地亞,在里耶卡港口通過拖板車運至項目。在項目部的溝通協調下,整個調撥過程中未發生滯港,最后兩臂鉆在2018年2月順利到達項目,為隧道施工的順利開展提供了設備保障。

          兩臂鉆的順利調撥很好的響應了公司盤活海外資產的要求,同時節省了調撥雙方的項目成本,也打通了公司非洲至歐洲的運輸通道,對后續設備調劑創造了先例。

           

          “新技術,新成績”

          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繞城公路項目S6標段31號橋采用新型Staxo型門架進行橋面板現澆施工,其主要由以下構件組成: H型雙拼工字鋼、H型工字木、熱鍍鋅鋼結構門架支腿、旋轉底托及具有30厘米的粗調高度、三種高度(1.8米、1.2米、0.9米)的框架等。該門架高度調節范圍共計1米,滿足整個工程22座橋不同高度橋面板施工。

          同時采用該施工工藝,對縮短橋面板施工工期、保證橋面板外觀質量、降低橋面板施工安全風險等幾個方面具有極大的經濟價值。同時該門架系統將用于后續S6標段橋梁橋面板施工,大大減少了施工成本,提高了項目的履約價值,同時減少了吊裝設備的使用率,減少了機械污染,為節能環保做出了一份貢獻。該施工技術獲集團工法,工法編號:ZGDJGF254-2020,其核心技術《一種組合式橋面板現澆門型支架》也已獲專利,專利號:ZL202122061490.4。

          以項目31號橋施工為例,該橋梁共14跨現澆橋面板,使用新型門架每跨可減少約10天工期,總計可節約工期140天,節約人工成本及日常開支約73.5萬元,減免吊車的損耗和安全投入成本約48.32萬元,總計節約成本約121.82萬人民幣。且該門架后續可適用于所有橋梁挑檐施工,其經濟效益優勢明顯。

           

          設備物資供應對于項目來說就猶如人體大動脈,持續保障著項目的穩步推進。自2018年9月開工以來,公司持續統籌,項目部積極配合,與公司保持緊密聯系,形成了協同化、標準化、數字化、綠色化、國際化的連接,保障了各類設備物資順利進場,也保證了S4標段、S5標段的順利通車,為項目履約提供了可靠支持。塞爾維亞貝繞項目作為中國電建在塞爾維亞的第一個項目,建立完整優質的供應鏈體系,助力中國電建在歐洲市場的后續開發,為推動公司國際業務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展現中國電建雄厚實力起到積極作用。



          【打印】 【關閉】
          瀏覽次數: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